
新闻详情
“北溪”爆炸,订单十倍涌入中国,国内化工业崛起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盖德视界
- 来源:公众号
- 发布时间:2022-11-02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本篇内容搬运自盖德视界,详情请关注盖德视界公众号了解
“北溪”爆炸,订单十倍涌入中国,国内化工业崛起
【概要描述】本篇内容搬运自盖德视界,详情请关注盖德视界公众号了解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盖德视界
- 来源:公众号
- 发布时间:2022-11-02
- 访问量:0
9月26日晚间,伴随着波罗的海海底的三声闷响,“北溪”炸了。
报告显示,“北溪”天然气管道的泄漏事件是由炸药爆炸引起,直径接近一公里的天然气泄漏事件,爆炸强度分别是2.3级和2.1级,相当于几百公斤的炸药爆炸威力。

10月1日,“北溪-2”天然气管道天然气停止泄漏;
10月2日,“北溪-1”天然气管道也停止泄漏。
一时之间,欧洲多国怀疑本次泄漏是“蓄意破坏”(是谁大家猜)。
欧洲有多依赖天然气
Guide View
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欧盟的能源对外依存度为57.5%,无论是原油、天然气,还是煤炭,都靠进口。甚至连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这样的工业国,尤其是作为欧洲工业中心兼欧盟经济火车头的德国,对外能源依存度也在6成以上(具体数据为:希腊81.4%,比利时78%,立陶宛74.9%,意大利73.5%,爱尔兰71.3%,荷兰68.1%,西班牙67.9%,葡萄牙65.3%,德国63.7%)。
这些外来能源的供应,俄罗斯占了绝大部分,其中又以天然气为最。

据欧盟能源总局的数据,目前欧盟能源消耗来源中,天然气的占比已经达到了25%;2020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5411亿立方米,而其自身产能只有2186亿立方米,整整60%的缺口需要靠外来供给。

今年2月开始,欧洲天然气价格开始呈指数增长,特别是在工业领域,这简直是致命打击。
订单涌入中国!以十倍暴增!
Guide View
北溪管道自限制供应到如今被炸,欧洲各国都犯了难:成本走高是一个问题,如何运输又是一个问题。
目前天然气只有两种运输方法:一是利用类似“北溪-1”、“北溪-2”这类管道运输;二是借助大型LNG船,将天然气低温液化后进行大规模运输。
后者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对技术有非常高的要求,核心技术和市场份额均掌握在法、美、日、韩等国家手中,其中韩国是当下全球第一的LNG船供应商。
LNG船能够将天然气降至零下163°,并压缩600倍转化为液化天然气便于运输,可以说是造船工业上的皇冠明珠,代表了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建造难度不亚于航空母舰。

截止2022年6月,全球只有696艘LNG船,其中还有80%是项目船,不能立即投入使用。如今,欧洲国家均在争抢LNG船,韩国旗下的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现代重工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6年年底。
克拉克森研究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球LNG船新船订单量为111艘,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数量(86艘),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韩国三大公司承揽了77艘LNG船的订单,市场占有率接近75%。中国造船业只接到32艘LNG船订单,占比25%,不到韩国的一半。
尽管看上去差距巨大,但有对比才有伤害:2018年,中国LNG船订单还是颗粒无收,到2021年已经实现全球市占率10%的成绩,2022年又增加1倍多。
在官道被炸,天然气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欧洲液化气需求同比增长了65%,LNG船的运费也高涨至40万美元/天,预计年底运费或突破100万美元。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LNG造船业务也借势起飞,用“十倍增长”来形容也不足为过。
危机下的新机遇
Guide View
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反复和俄乌冲突的爆发,成为化工行业供需两端最大的变量。
俄乌冲突的发生直接触发了能源、化肥等的供给危机,进而引发了相关化工品的价格暴涨:化工板块中一些偏上游的细分领域,如钾肥、磷化工、纯碱等景气度高涨,股价也随之扶摇直上。

然而对于化工行业中下游的一些赛道,如大炼化、涤纶长丝、塑料加工、电子材料等,一方面面临高昂的能源和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疫情反复,造成消费断崖式下跌,特别是7月以后,美联储开启了史无前例的连续快速加息模式,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不断加强。
但危机也是生机。
首先,高端化工产业链向中国转移和中国化工产品在海外市场突破带来的机会。在当前的天然气危机下,大量的欧洲化工企业直接面临能源和原材料的短缺,生产停滞,这无疑给了中国化工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机会,进一步加速欧洲化工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和布局。
其次,伴随着高端制造业崛起以及国产替代背景下,化工新材料行业蕴藏的投资机会。材料是产业升级的基础,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在不断加速,新能源、半导体、国防军工等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之配套的一些关键材料,如碳纤维、先进高分子材料、生物基材料等也在不断取得突破,具备了全球竞争力。
总结
俄乌局势僵持,天然气紧缺,当前欧洲已有大量产能停产,TDI、环氧丙烷、钛白粉、PVC、丙烯酸、炭黑、有机硅等原料产能供应告急,其中超50%TDI产能已经陷入停摆。
全球能源格局将迎来一次大洗牌,也为中国化工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以2020年为元年起点,展望未来的5-10年,国内的资源端优势将会凸显并且放大。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资讯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人:鲁总
联系电话:0717-6855399 15377615856
电子邮件:sales@sndswyy.cn
公司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桔乡路519号7号楼
Copyright 2021.宜昌尚诺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SEO标签 鄂ICP备2021022125号-1